港龍生物技術(深圳)有限公司
HPV專題
宮頸癌是女性中發病率第二高的癌癥,僅次于乳腺癌。中國每年約有15萬宮頸癌新發病例,每年約有10萬人死于宮頸癌,平均每6分鐘就有一名婦女死于宮頸癌。
宮頸癌早期治療的5年生存率為100%,晚期治療5年生存率僅為20%—50%,因此,早診斷、早治療是防治宮頸癌的關鍵。
國際癌癥研究協會(IARC)認為人乳頭瘤病毒(HPV)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病因,世界范圍內的臨床研究表明:99.7%的宮頸癌組織標本中可發現有HPV DNA的存在。早期發現,宮頸癌的治愈率將達100%。
HPV屬于乳多空病毒科,乳頭瘤病毒屬。其具備組織特異性,只在皮膚及粘膜中增殖,并且不會產生病毒血癥。目前已經發現的HPV病毒有100多種型別,其中30多種與生殖道感染有關。
HPV病毒按致病風險大小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:
高危型:它主要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發生相關,事實證明,99.7%的宮頸癌患者中能檢測到高危型HPV感染。
低危型:它主要導致生殖器尖銳濕疣,影響生活質量??茖W研究表明,相當比例的低危型HPV感染,伴有高危型混合感染。因此,臨床尖銳濕疣患者,進行高危HPV病毒檢測更加重要。
宮頸癌的罪魁禍首是高危型HPV型病毒持續感染
正常的宮頸發生高危型HPV持續性感染后,細胞病變可能會向宮頸上皮細胞內瘤變的癌變前期方向發展,嚴重的最終導致宮頸癌; 癌變前期發展到宮頸癌,需要經過9-25年的時間,早檢測,早發現HPV病毒感染,及時治療,可阻斷癌癥的發展過程。
科學研究表明,阻止了高危型HPV持續感染,就防止了宮頸癌。